來源:生物谷 2024年6月6日,中國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劉志博(Liu Zhibo)教授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在Nature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標題為“Covalent targeted radioligands potentiate radionuclide therapy”的論文。這是該期刊自 1977 年以來首次發表有關放射性核素治療(radionuclide therapy)的論文。 這項新的研究為治療轉移性癌癥提供了一個充滿希望的視角,因為在所有癌癥的死亡病例中,轉移性癌癥占大多數。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到 2020 年,癌癥將導致近 1000 萬人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數的六分之一。 2020 年,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期刊將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療(targeted radionuclide therapy, TRT)確定為一種“以靶向方式對腫瘤進行電離輻射,并且能盡可能減少其對健康組織影響”的一種(有希望的)治療方法(doi:10.2967/jnumed.120.248062)。 它是如何起作用的? 這種依附著在特異性載體上的放射性物質,通過發射的輻射穿透力直擊破襲癌細胞的DNA核心,精準摧毀惡性細胞結構,從而有效縮小腫瘤體積。最新研究揭示,評估TRT放射性療法(Targeted Radion Therapy)的高效性,需綜合考量三要素:精準靶向性(靶向腫瘤的準確度)、血液中快速清除(避免全身毒性)和腫瘤內充足保留(確保療效)。 形象地說,理想的放射性“彈藥劑”應如同一顆攜帶精準制導彈,能夠迅速從血液中撤離以規避其對全身的副作用風險,同時,利用其短暫的半衰變周期(通常3至10天左右),在腫瘤內駐留,并且充分施展拳腳,精準打擊癌細胞。這是一場微妙的平衡藝術,既要保證高效攻擊,又要避免誤傷及無辜,實現對腫瘤的精妙手外科手術式的精準打擊。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劉志博教授課題組在放射性藥物(用于癌癥治療的放射性藥物)中加入了一種基于硫(VI)氟化物交換(SuFEx)化學的接頭(linker),以增強對腫瘤的精確靶向性,使其迅速從血液中排出,并在腫瘤部位充分保留。 這種策略被應用于一種成纖維細胞活化蛋白(FAP)抑制劑(FAPI),結果在六天內與FAP蛋白的共價結合率超過了 80%,且解離度極低。(FAP是一種存在于腫瘤中的蛋白)。在小鼠體內,經過SuFEx 改造的 FAPI 與原始 FAPI 相比,腫瘤攝取量增加了 257%,腫瘤保留率提高了 13 倍。 在一項試驗性成像研究中,與其他方法相比,這種方法在癌癥患者中檢測到了更多的腫瘤病灶。經過SuFEx改造的FAPI還有效地實現了β和α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療,使小鼠的腫瘤幾乎完全消退。鑒于有可能與 SuFEx 彈頭相連的蛋白種類繁多,因此未來有望將這種方法應用于其他類型的癌癥。 參考資料: Xi-Yang Cui et al. Covalent targeted radioligands potentiate radionuclide therapy. Nature, 2024, doi:10.1038/s41586-024-07461-6. New study highlights potential of covalent radioligands in cancer treatment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4-06-highlights-potential-covalent-radioligands-canc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