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物探索 北京師范大學邢大軍團隊在Science Advances 在線發表題為“Neuronal representation of visual working memory content in the primate primary visual cortex”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為了確定視覺記憶的神經基礎,檢測了猴子初級視覺皮層中工作記憶內容的神經元表征。 研究表明,神經元對不同的記憶內容表現出獨特的反應,使用不同于感知外部視覺刺激時觀察到的放電模式。此外,這種神經元表征隨著記憶內容的改變而進化,并延伸到通常用于處理外部視覺輸入的視網膜區域之外。這些發現揭示了記憶的視覺編碼,并為理解心靈之眼的非凡力量指明了途徑。 對主觀意識的探索,是神經科學的基石,揭示了我們心理景觀的結構。即使在沒有外部視覺刺激的情況下,主觀意識的表現在本質上也是非常視覺化的。這種可視化格式通常歸因于視覺工作記憶(VWM)的神經機制,這是我們大腦中主動維護和操縱信息圖像的裝置。雖然VWM涉及到一個廣泛分布的大腦網絡,但在過去的十年里,這些記憶和意識的近有形可視化的迷人本質已經將神經科學的焦點轉向了視覺皮層。 在這一領域,初級視覺皮層(V1)的作用引起了特別大的爭議。雖然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某些研究表明V1中存在與VWM內容相關的神經編碼,但其他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觀點。至關重要的是,先前關于V1的電生理證據的缺乏,特別是關于工作記憶的核心方面-內容而不僅僅是空間位置-強調了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關于V1神經元是否真的代表VWM內容,以及如果是這樣,它們的活動如何促進這種代表,仍有懸而未決的問題。為了直接解決這些問題,研究人員訓練兩只猴子執行延遲匹配樣本(DMTS)任務,并記錄V1神經元在該任務期間的細胞外活動。 研究表明,神經元對不同的記憶內容表現出獨特的反應,使用不同于感知外部視覺刺激時觀察到的放電模式。此外,這種神經元表征隨著記憶內容的改變而進化,并延伸到通常用于處理外部視覺輸入的視網膜區域之外。這些發現揭示了記憶的視覺編碼,并為理解心靈之眼的非凡力量指明了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