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物探索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泰康生命醫學中心逯楊教授課題組在Cell Host & Microbe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 A human commensal-pathogenic fungus suppresses host immunity via targeting TBK1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白念珠菌通過分泌效應蛋白Cmi1(Candida modulator of host immunity)進入宿主細胞阻斷了I型干擾素(IFN-I)信號通路,從而促進其在宿主中的定植和致病性,揭示了人類共生-致病真菌調控宿主免疫防御關鍵節點的作用機制。 該研究采用了多時間點的互作轉錄組測序技術,解決了體外研究中缺乏宿主響應的問題,并可以展現宿主免疫應答的動態變化。不同于以往報道的白念珠菌分泌蛋白在宿主細胞表面發揮作用,Cmi1能夠進入細胞內部實現調控,在結構上Cmi1直接和TBK1激酶結構域發生結合從而阻斷TBK1的激酶活性。這是一種新的人類共生-致病真菌與宿主天然免疫的互作模式,為探索針對病原真菌的免疫干預治療奠定了基礎。
該研究從解析侵襲性感染中白念珠菌和宿主的基因表達模式相關性入手,發現白念珠菌分泌蛋白編碼基因的表達與宿主I型干擾素基因集呈顯著負相關。蛋白定位分析發現白念珠菌分泌蛋白Cmi1能夠進入宿主細胞內部,并通過靶向TBK1來抑制IRF3的磷酸化,進而阻止了I型干擾素信號通路的激活。這種機制在感染早期降低了宿主的免疫反應,使得白念珠菌能夠在后期建立和維持感染。研究發現,感染cmi1缺失菌株的小鼠表現出顯著增強的IFN-I反應,造成白念珠菌迅速被清除并提高了宿主小鼠的存活率。重要的是,CMI1基因的缺失還導致白念珠菌在小鼠腸道的共生能力顯著下降,并顯著增強了結腸細胞中的IFN-I應答。